今日是:

    如果你40岁以上,而且有一个大肚腩,那你最应该做的事情,或许就是减肥了。在医生眼里,这模样相当于人体健康的第一盏预警信号灯。最新的研究表示,有大肚腩的人,晚年患上老年痴呆症的概率要增加两倍,而且还有可能与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心脏病、胆囊疾病和多种癌症扯上关系。
    
    大肚腩不仅仅代表着肥胖,它密切联系着身体内部的一张无形却极为重要的“网络”:大肚腩的形成跟人体内的一种名叫糖皮质醇激素的分泌有关,这种激素具有能够调动人体脂肪的特殊功能。这种激素分泌得越多,脂肪就被更多地调动到人体中心地带——腹部堆积起来。医学中称为“周围组织的中心化”,也有医生称为中心性肥胖。
    
    医生们相信,糖皮质醇激素分泌的增多与紧张、精神压力过大和熬夜等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,它们都会促进糖皮质醇激素的分泌。在正常人体内,糖皮质醇激素的分泌非常有规律,早上6点分泌上升,到8点分泌值达到最高,随后下降,下午三四点还会有一次微量上升的过程,但一旦到了午夜12点,糖皮质醇激素的分泌量就跌入了低谷。如果这个时候还不睡觉的话,糖皮质醇激素就不会降低分泌量。事实上,生活工作压力大的人、熬夜的人通常有大肚腩。
    
    腹部的脂肪通常堆积在皮下、腹腔内和腹腔内的脏器里,越里面的脂肪越具有危害性。现在的科学研究发现,腹腔内的脂肪是非常大的内分泌器官,蕴藏着100多种激素,而绝大多数都是坏激素,危害健康。
     
    有一部分坏激素作用于心脏,影响血管的收缩,降低血管的弹性,从而引发冠心病、中风和高血压;
    
    有一部分坏激素作用于大脑。这部分神经肽类激素与大脑分泌的激素相类似,从而增加晚年患痴呆症的概率;
    
    还有一部分激素作用于胰腺,可诱发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,前者无法抑制食欲,后者则诱发糖尿病;
    
    第四部分激素则是一类炎症因子,它会使得人体长期处在低度慢性炎症状态。瑞金医院一次有趣的研究发现,在大肚腩人群中,其白细胞的数量要略高于无大肚腩人群。“这就好比长期处在碱性状态的田地会比较贫瘠一样,长期处在低度慢性炎症的状态下,人体健康的土壤就遭受了慢性的损害。”这种炎症与普通意义上的发炎还有所区别,他们会对全身脏器产生影响,对心脏疾病、糖尿病的发生起到辅助作用。
    
    男性90厘米的腰围和女性85厘米的腰围,被医生视为肥胖的临界点。另一种计算方法是BMI值,也就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,如果BMI值在18.5至24之间,尚属于正常,24以上则为肥胖。医学中的肥胖和社会流行的肥胖概念或许有所区别,我们不赞成病态地减肥,而是要科学而理性。
     
    15年前的美国曾经迎来过一波肥胖高潮,但随着恶果的显现,健康宣教的有效影响,美国人群的“减肥”卓有成效,但是近年来的上海,相当一部分人长期处于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下,饮食又出现过油过咸的倾向,大肚腩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。据中国相关部门的一份调查,中国人群中BMI值超过24,属于医学范畴中肥胖概念的比例占到了四分之一。 
     
    据了解,目前对糖皮质醇激素的检测已经非常方便,通过咀嚼5分钟类似口香糖一样的物质来提取唾液进行检测。这种诊断属于更加早期的筛选,以提醒大肚腩们积极减肥。值得提醒的是,减压或许对减少大肚腩有所帮助,但服用抑制糖皮质醇激素的药物却很危险,因为内分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网络,一旦乱用药物将可能引起灾难性的连锁反应。
    
    令人感到高兴的是,运动领域的研究显示,无论男女,如果开始减肥的话,最先减掉的往往就是腹部脂肪。
    
    医生们认为,“减肥”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运动了。而上海这个城市的肥胖人群,更应该成吨成吨地丢弃腹部的脂肪,击退大肚腩。
 

天天健康网美食频道